<bdo id="zkpep"></bdo>
<tr id="zkpep"><nobr id="zkpep"><delect id="zkpep"></delect></nobr></tr>
<tr id="zkpep"></tr><tr id="zkpep"></tr>
<tr id="zkpep"></tr>
<output id="zkpep"></output>
<ins id="zkpep"><video id="zkpep"></video></ins>

<mark id="zkpep"></mark>
    <ins id="zkpep"><th id="zkpep"></th></ins>
    <menuitem id="zkpep"></menuitem>

    菜瓢谷 >> 飲食習慣 >> 生活類 >> 正文

    少吃多動才能長壽

    來源: 菜瓢谷 發布時間: 2018-03-28 18:26:46 瀏覽: 122728


        少食多動才能最大化開啟生命力。原始人在非洲熱帶大草原上居住了300萬年,據推測移居至北半球生活才3萬年左右。所有生命體在該環境中適應后,進化成我們現在的面貌,因此,醫學報告指出我們與非洲馬賽族的遺傳基因相似度高達99.9%。在非洲草原上適應良好,歷經進化、發展后的這些遺傳基因,也讓我們適應現今的科學文明世界。

        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,非洲的生活環境并無太大改變。馬賽族里也很少有我們所擔心的癌癥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。那精瘦又美麗的健康外貌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。他們在風吹日曬之下光著腳活動,這樣自然、健康、少吃多動,加上食物取得不易,更缺乏先進的交通工具,只能用行走的方式收集、狩獵;也因為沒有冰箱這類儲食設備,而天氣炎熱容易讓食物腐敗,所以每次取得的食物就剛好是一餐的量,這就是住在非洲的人少吃多動的宿命。

        遺傳基因會依照生活形態而變化,我們現在的遺傳基因和在非洲生活時相比并無太大改變,只是活在方便、快速的科學文明世界中。研究報告指出,現代社會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現生活習慣病,可是我們卻無法回到和馬賽族相同的原始社會。不妨回顧一下你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問題,尤其要了解導致肥胖的原因。

        有許多關于長壽村的報導和百歲人類的醫學報告,似乎住進了那個村子就能長命百歲,但其實并非如此。在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里有個世界聞名的比爾卡班巴長壽村,村里年齡超過100歲的人類比例比其他地區多出500倍之多。經過美國學術機構仔細調查后,結果相差甚遠。他們平均壽命為68歲,雖然找不出任何與長壽村或長壽者有關的共同基因,但報告中可看出幾點共通點,那就是沒有人得糖尿病或癡呆癥,而個性樂觀、早睡早起的習慣以及飲食攝入量不多,使得沒有人有肥胖問題。

        上面例子的重點是因為貧窮的關系,大部分人都是少吃多動。再次提醒了我們,要少吃多動!